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吃着饭、喝着肥宅快乐水,不明白身强力壮的他们为什么会死。
后来,我突然惊醒:
他们是为我而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看完《长津湖》后印象最深的两个场面:
在北极熊团级战斗队的中校指挥官麦克莱恩中枪苟延残喘的时候,杀红了眼的万里冲进营房要补枪,被哥哥千里喝斥:"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在剿灭了北极熊团之后,段奕宏饰演的老营长对伍万里谆谆教诲:"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三个小时看完后久久不能释怀,三八线边上的立国之战,毛主席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跟十几个国家联军打,打了两年多,不落下风。这一战,打出了几十年,甚至百余年的和平环境。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现在正在并仍然能继续享受着抗美援朝的红利。
后来的美军战史中这样描述朝鲜战争中的中国军团:
“在地面密集的炮火和各种火器编织的密不透风的封锁下,在天空上铺天盖地的飞机的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和机关炮所构成的死亡的大网下,中国士兵一波一波地进攻潮水般涌来,在照明弹惨白的光芒中,联合国军士兵惊恐地看着这些后面的士兵踏着前面士兵的尸体毫无畏惧地向他们冲击而来,这些中国士兵义无反顾,毫不退缩。
当然,真实的战役远比电影要残酷,九死一生,家破人亡,当我认识到他们经历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我这个年龄经历的所有事都特别淡,别说 70 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上下 5000 年也不是恍惚而过,然而,这些参与历史的人很多都已死去,或者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记忆。
至此我终于明白了国庆的意义。
纪念是为了什么?
为了不忘记。
如果刀口本身的锋利和痛感感觉不到,后来的蜜汁你吮吸起来也会觉得少了滋味。
正巧上个月看完了柴进的《看见》,看完电影后更是猛然理解了其中的几篇文章。苦难从来都不是财富,对苦难的思考才是:
《唐山大地震》:
但是,当年这里的人,都没有名字,没有照片。当时不允许拍摄任何影像资料,尤其是伤亡的人,医生也不能告诉家人这里的情况,“这是机密”。火车路过唐山,必须放下窗帘。
我问她是否把地震往事告诉她的后代。她说没有。
我问:“那到您孙女这一代,还会记得么?”头发花白的老医生摇摇头。
“您不怕被遗忘吗?”
她反问我:“不记得的事情多了,大饥荒你知道多少?反右你知道多少?”
《新疆大地震》:
我茫然往前走,六点八级的地震,两百多人死亡,眼睛能看到的范围内,土木结构的房子基本完了,喀什噶尔平原上空空荡荡。往前走,成百的男子,围成一圈,阿訇站在中央,为盖着白布的死者念诵《古兰经》。再往前,女人们正在找大石头,在空地上架锅做一点吃的。黎明刚起,巨大的原野一片青黑,赤红的火苗一蹿一蹿舔着锅底。
如果这会儿是在演播室,灾难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需要完成的新闻,我只关心我播报赈灾的数字是不是流利,但看见一个老大爷光着一只脚,另一只脚上穿只解放鞋,拄着拐走了两里路,从我们的卡车上翻找出一只在北京随处可见的带眼的旧黄皮鞋,端详一下,套在脚上走了,我才知道什么是赈灾。
《非典》:
我离他一米多远,想屏住,却在面罩后面急促地呼吸起来。口罩深深地一起一伏,贴在我的鼻子上,快吸不上气来。背后就是门,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身体不受控制,脚往后缩,想掉头就走。
那个三十多岁的调查员,站在床头一动不动。他个子不高,离老人的脸只有几十公分,为不妨碍在纸上记录,他的眼罩是摘掉的,只戴着眼镜。等老人咳嗽完,他继续询问,声音一点儿波动都没有。
整整十分钟,我死死盯着他,才有勇气在那儿站下去。
“你害怕非典吗?”
“我不怕它,我憎恨它。”
语气中有千灾万劫里的一点从容。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平凡下的墓地,它深刻并被隐藏,它怪人间不理,却又人人知明。
真实的历史自有万均之力。